top of page
搜尋

小夜曲的咬尾治療過程

已更新:4月24日

|前言


  小夜曲在剛到我們家的時候有十分嚴重的自咬問題,在經過了近六個月的觀察與治療,發現咬尾這件事情有時並不是簡單就能論斷的事情,更多的時候是需要去理解,這隻鬥魚現在在想什麼、需要的東西又是什麼。


  鬥魚常見的壓力值絕大多數源自於環境。舉凡魚缸內狹小的飼養空間、沒有遮蔽物的無隱私環境、無互動性的配置,或是魚缸周邊燈光照射時間過長導致作息不規律、身邊過多可反射鏡像的物品,都有可能使鬥魚感到壓力。

  然而,鬥魚的心思其實也很細膩,壓力源也有可能來自其他有趣的原因。比如小夜曲排查到最後的壓力源,是因為他討厭和變奏當鄰居。

  當所有的壓力源加總並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有些鬥魚可能就會出現自咬的情形。

  

  接下來會講述在飼養小夜曲時自咬以及逐步觀察、改善的過程,而文末則會總結一些我們在破尾照護時的經驗談。




小夜曲,於2023年8月25日,咬尾破損最嚴重的時候。



小夜曲,於2024年4月9日(左)與4月20日(右),雖然尾巴邊緣沒辦法長得圓滑,但是整個尾巴已經完整,且比以前更大了。



|小夜曲剛到我們家時(2023年6月-7月初)


壓力來源:變奏+環境+飲食

自咬頻率:高 / 3-4天就能看到類似自咬的動作,尾巴上也時常出現新破口。




小夜曲(左)剛到我們家時的樣子。

  

  大概在6月初時,小夜曲來到我們家。

  和變奏比起來,他顯得有些焦慮、膽小,到家沒多久就*因為很緊張所以拉了一堆排泄物,並常常在缸壁附近來回巡視,跟旁邊很快就適應了環境變化的變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過儘管如此,他還是小心翼翼的吃了我們投餵的飼料。所以起初,我們認為他就只是隻個性敏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適應環境的轉變。


*註記:運輸不耐

小夜曲很緊張拉了一堆排泄物的行為可能是他經歷了運輸後壓力不耐所導致,關於魚類運輸壓力不耐可以參考【這裡】。


  我們的飼養方式採用了市面上常見的鬥魚配置──12*15*20的裸缸、一些欖仁葉和粗鹽水;一天餵食一次,一次五顆飼料;每天固定讓他們對看展鰭一次,以解決鬥魚常見的便祕問題,一次約三十秒。


  三天後,我們觀察到他會躲在欖仁葉底下;於此同時,我們也觀察到他的尾巴上出現了一道裂痕,擔心他會因此感染。在追蹤了一陣子這樣的情況後,由於我們沒有直接觀察到他自咬的情形,再加上網路許多資訊表示欖仁葉邊緣有可能會刮傷魚鰭,所以我們誤以為欖仁葉是讓他破尾的主因,遂將那片他躲著的欖仁葉移除,並改為置入剪成不規則形的小片欖仁葉。


*註記:實際上一隻健康的鬥魚是不會被這種植物造成傷害,會被欖仁葉刮傷是一則錯誤的資訊;我們在更後續的飼養也都是在充滿了葉子與木頭的環境,而小夜曲的尾巴也沒有因此出現刮傷的情形。

而失去了這片心愛的躲藏欖仁葉,可能就是使小夜曲壓力值完全爆發的導火線。




躲藏在欖仁葉底下的小夜曲。


再過了一段時間,小夜曲開始變得非常焦慮,時不時會在靠近變奏那側的缸面上上下下游動,激動地巡邏警戒,並且只要稍有驚嚇,就會有展鰭的動作,並且出現疑似自咬的動作,雖然不明顯,但每次動作完後,他的尾巴就會出現新的裂痕。




小夜曲在變奏那側的缸壁上下游動。


    我們嘗試了許多方式想要舒緩他的焦慮:更改魚缸位置、減少燈光照耀、移除任何可能造成他壓力源的東西,起初都會看見一些效果,但是久了之後又會故態復萌。因此毫無頭緒的我們,最後只能將他獨立置於客廳,僅用最少的燈光照明、移除周遭的物品、除了餵食以外的時間不出現在他面前以免驚嚇到他,並開監視器監視他的舉動,試圖找到原因。


  就這樣監視了幾天,發現他沒有再有焦慮到自咬的情形,但同時他也因為無聊而出現了壓力行為,幾乎不游動;意識到這樣下去,即使他沒有自咬,對他也是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還是將他移回了正常的環境。


*註記:小夜曲出現了無聊時的壓力行為,與飼養環境過小、缺乏互動性的造景有關。




小夜曲因無聊而呈現不游動的壓力反應(非靜止畫面)


  在正常環境沒幾天後,小夜曲又復發了自咬的行為。只是這次我們親眼見到了自咬的完整過程,發現小夜曲似乎對自己的尾巴很激動的樣子,令我們誤以為是小夜曲因為轉彎空間太少、撞見自己的尾巴導致誤認成其他的鬥魚才有攻擊動作,所以立刻衝去買了更大的一呎缸將他換了進去。


  由於水體增大,所以又放回了一片完整的欖仁葉。此時的小夜曲情緒明顯比較穩定,常常會躲在欖仁葉底下、或趴在欖仁葉上休息。雖然是誤打誤撞,但也成功地消除小夜曲部分的壓力源。



小夜曲趴在欖仁葉上休息;小夜曲捲在欖仁葉裡躲藏。



|初步治療(2023年7月中–11月)

  

壓力來源:變奏

自咬頻率:不穩定。期間7/30-8/25間在新咬痕和修復間反覆不定;10/16、10/31、11/10發生自咬


  在小夜曲換到大缸不久後,我們找到了《塔魚手札》的阿汪醫生,了解到先前小夜曲的自咬行為可能是源自於我們的飼養方式──過小的活動空間、沒有遮蔽物躲藏、缺乏具互動性的擺飾等,都有可能讓魚感到無聊、焦慮因此產生壓力。於是,在阿汪醫生和阿喵的幫助下,我們幫小夜曲布置了專屬於他的造景,讓他有躲藏以及可以探索的空間;加裝了過濾器增加水流,讓他可以衝浪玩耍。




小夜曲和造景的各種互動,很喜歡的樣子。


  除了環境的改善,我們也調整了他們的飲食,從純飼料改為多樣飲食,將鮮食(蝦肉、魚肉、貝類、紅蟲等)陸續加入他們的每日菜單。

  這段期間的小夜曲看起來每天都蠻開心的,每天都在造景鑽來鑽去找地方靠,也會跑去過濾器那裡衝浪玩耍;同時也因為飲食的改善,體型變大、背脊肌肉變壯,情緒保持穩定了好一陣子。由於擔心小夜曲以前比較容易激動且也比較敏感,所以也沒有讓他和變奏進行對看。




小夜曲在葉子上愜意地休息(左)

小夜曲好奇地看著鏡頭(右)


  直到7/30時,由於為了確認變奏鰓蓋的狀況,讓他和小夜曲進行對看展鰭,結果小夜曲在對看後就發生了自咬行為。由於現在的小夜曲營養充足、身體強壯,所以撕咬的力度明顯比以前大了許多,將自己的尾巴咬下了好幾大片。在事發兩小時後,他仍有向人類討食、跑去衝浪玩耍等正常表現,所以當時就先以「小夜曲是那型不太能和其他鬥魚對看的鬥魚,以後如果可以盡可能避免」的意外事件結案。




小夜曲,7/30自咬後。


  8/12時,小夜曲突然對黑色花束的擺設展鰭,接著就發現了自咬行為,不過沒有7/30時那麼激動。由於黑色花束已經擺放許久(自從7月就擺了),而且在擺放時他對於花束的感覺不算討厭,甚至有些好奇,所以對他有如此反應還是有點出乎意料之外。不過後來研判,有時光線的確會造成黑色花束在缸面上形成鏡像令他緊張,況且在移除後又安定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所以也暫時以意外事件結案。




小夜曲,8/12。


  雖然這兩次都以意外結案,但期間他確實仍有一些異常行為──比如會在變奏那側的缸面異常激動地巡邏,或是偶有暴衝、容易被驚嚇的情形,因此後續也一直有在尋找是否有其他的壓力源,但是都無果,再加後續也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發作,所以只能暫時將他的這些行為歸咎於他可能過於纖細敏感的個性上。


*註記:後續重新檢視這段時間的追蹤照片時,發現其實自7/30起,小夜曲的狀況就很不穩定,一直出現新咬痕;不過也因為他此時營養充足、每天都有在修復,以致於當時忽略了他仍處於壓力的狀態。


  直到10/16時,小夜曲才再一次的發生自咬行為。導火線似乎是由於我們在換水的時候,不小心將底沙蓋得太滿,以致他造景下的心愛的小洞消失。如此這樣推斷的原因,是因為在小洞恢復後,他似乎就變得比較平靜並窩回了那個小洞,而且除了那個小洞,檯面上已經沒有可以「明顯」造成他壓力源的可能性了,因此也無從評估。



小夜曲自咬後躲在過濾器底下喘氣(左)

喜愛的小洞恢復後,立刻跑回去趴在小洞裡的小夜曲(右)


  而在10/31時,小夜曲又發生了一次自咬的行為,非常突然,完全沒有任何徵兆。因為沒有任何徵兆可以判斷,所以只能慢慢嘗試改變周遭能使他產生焦慮行為的可能因素。




小夜曲於10/31。


  由於事發時並沒有發生與變奏的對看──也就是說,或許以前看到變奏會直接自咬是因為環境給他的壓力很大所致──所以此時我們將可能造成壓力值的焦點移轉到環境,而非變奏出現;我們推測,有可能是來自他視線內範圍內的某個家具,只是我們不知道是哪一個,雖然可能性很低,但是還是先嘗試遮蓋掉他的三面魚缸。


*註記:雖然以長時間來看,很顯然變奏就是造成小夜曲7月到8月間不穩定的主因,但是當時在不瞭解這個前提,且有其他誘發因素(花束、環境被改變)存在的狀況時,我們就被被誤導了;所以在排除壓力源時,一定要有耐心。



鬱鬱寡歡的小夜曲。


  不過成效並不理想,小夜曲沒東西看了之後就變得有些低落,常常趴在底下鬱鬱寡歡,甚至不太游動了,並且在11/10突發了自咬行為。自咬後他突然對著變奏那面缸壁起反應,並且比平時都還要激動許多。




小夜曲於自咬後向變奏那面缸激動地游動。


  在此後,我們也沒有觀察到其他的可能性。不過只能確定壓力源應該還是有,因為小夜曲在此期間仍偶爾會有先前提到的一些焦慮行為(在變奏那側的缸面異常激動地巡邏,偶有暴衝、容易被驚嚇的情形)。


|轉捩點(2023年12月初-2024年1月中)


  轉捩點,是來自《魚,什麼都知道》這本書。書中提到「魚是可以透過聲波的傳遞來進行溝通」,讓我們在小夜曲自咬的這件事情上終於有了新的發想。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魚類不能發聲,但其實與其他脊椎動物相比,牠們擁有著更多的發聲方法。這些方法與脊椎動物利用空氣振動薄膜發聲不同。魚類能快速收縮肌肉、振動魚鰾,以此達到擴音效果。 引述自《魚,什麼都知道》p.61


  由於我們的魚缸是「貼著並排,中間僅夾著一層薄薄的隔板」,於是就有了「小夜曲是否一直能夠透過振動感受到變奏的存在或活動軌跡,而因此感到不開心?」的想法。


  在與阿汪醫生討論後,認為的確有這個可能性,於是將他們兩個的魚缸完全拉開以阻斷傳播。此後小夜曲並沒有發生任何的問題;除了尾巴成長的速度明顯變快,也不再發生焦慮行為,所以當時就認為這可能就已經是結論了。




小夜曲於12月5日。


  不過,這中間有一個插曲,在拉開魚缸後的隔幾天,我們要在他們魚缸附近的地方進行施工,因此將他們移至了內間。

  兩隻魚進去和出來的順序都是小夜曲在先,所以他無法看到變奏就被放在他隔壁,所以這可能才是真正使小夜曲不再自咬的主因。


|成功治療(1月中-今天)


  在1/15時,由於變奏的性情有比較大的改變,為了評估變奏的情緒是否正常,決定要讓他和小夜曲做一次對看,看看他見到其他魚時會有什麼反應。

  雖然以前曾經認為小夜曲不適合和其他鬥魚對看,但由於小夜曲這段時間很明顯沒有壓力過大的表現,且之前的判斷認為壓力源可能更多來自於環境,再加上兩缸因為拉開所以有相當的距離,所以決定做一次嘗試。




小夜曲與變奏對看,而小夜曲明顯是比較激動的那個。


  在經過對看後,小夜曲確實沒有自咬,但是明顯出現了焦慮傾向(暴衝、會在變奏的缸附近激動地上下游動)。就在事發的隔天,小夜曲出現了壓力性破尾(並非自咬,只是表示他現在壓力很大,就同人類壓力大的時候長痘痘),因此基本上可以認定「看到變奏,或認知變奏還住在隔壁」這件事情,會構成他嚴重的壓力源。




小夜曲的壓力性破尾。

壓力性破尾為尾巴直接從中間裂開的壓力型症狀,並非自咬所導致。


  之後,我們對小夜曲進行了持續幾天的認知訓練,每天拉開他與變奏魚缸間的阻隔物,並以白布遮擋可以看得到變奏的那面缸壁,讓他認為,變奏應該已經搬走了(至少他看不到)。




小夜曲的認知訓練,讓他意識到隔壁沒有魚了。

他對隔壁的反應從以前的激動,逐漸趨於平緩。



  在反覆幾天這樣的過程,小夜曲就開始恢復正常,不再出現焦慮行為,尾巴恢復的狀況也重新變好,也變得更願意親近人了。




小夜曲很開心地等飯。



|總結


  前期飼養時,因為每天都要和變奏對看,而我們渾然不知小夜曲有這樣的心理狀況,再加上環境狹窄、無遮蔽物可以供他躲藏,所以他的壓力值極高,自咬的頻率也相當高。


  初步治療時改善了小夜曲魚缸的環境和飲食,且由於他在搬家的時候或許沒有意識到變奏仍然住在他隔壁,所以就這樣風平浪靜地過了半個月。


  而自7/30起見到變奏後,小夜曲的狀況一直很不穩定持續到8月底。因為在那時候他可能一直意識到旁邊有變奏而無法安心,所以即使是已經持續擺放一段時間的黑色花束,也突然使他產生相當的壓力。







  此間比較難以解釋的是,在8/25過後,10月中以前,雖然極偶爾有焦慮傾向的展現,但小夜曲沒有自咬的行為。這部分有可能是因為已經長時間沒有與變奏對看,所以他逐漸學習到或許隔壁的危險已經消失、或是暫時有辦法接受隔壁有變奏的存在。







  至於10月中開始的突發性自咬,雖然無法確定他為何突然感受到巨大的壓力,但仍可以對其可能的原因進行推測:第一種可能性,根據先前所引述《魚,什麼都知道》的論點,魚是可以透過振波傳導進行溝通的,因此,小夜曲可能因為長期沒有看到變奏,所以在9月到10月初時過得十分安穩,但是在10月中起突然感知到了有關於「變奏」的訊息,才突然壓力陡增;第二種可能性,是小夜曲可能因為心境轉變,在9月到10月初時放棄了和變奏的眉角,而在10月中時,又因為心情的緣故,重新開始和變奏計較。


  12月時,由於移動魚缸的位置,讓小夜曲誤以為隔壁已經沒有變奏了,所以直到1月中前和變奏對看,狀態一直都維持得不錯。1月中時,雖然見到了變奏本魚,但是可能因為兩缸距離拉長,兩隻魚僅是遙遙相望,所以並沒有達到讓小夜曲自咬的程度;不過,僅是如此,他隔天還是立刻出現了壓力型的破尾,足見變奏對他而言是個很大的壓力源。



|自咬照護過程經驗驗談


  找到小夜曲壓力的原因是一段很長的抗戰歷程。

  前期小夜曲剛來我們家時,壓力除了來自變奏,也來自於不適合的環境,因此在移轉到一呎缸、看到變奏以前都有很顯著的改善;後期我們在消除環境壓力後,壓力來自於他對變奏的眉角,比較偏向是情緒的問題,而使我們無法第一時間就覺察到問題所在。


  由於變奏即使住在小缸看起來並沒有像小夜曲一樣的壓力體現,使我們對小夜曲咬尾的事情有些誤判——雖然每天都吊著一顆心在觀察,但由於沒有接觸到相關的知識,心裡其實也有在想,他有一天是不是也能跟變奏一樣泰然自若,這樣就好了?


  世界上沒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自然也沒有性格完全相同的魚,因此期待一條魚能變得更另外一條魚一樣,是不太可能的。雖然小夜曲一開始的照護相對艱難,但正因為他與變奏性格截然不同,所以我從他身上觀察到了很多與變奏不同的特點,比如說有些鬼靈精怪、喜歡自己到處游動和玩耍、對於飲食非常有自己的堅持等等,這些都是獨一無二的。




小夜曲吃到喜歡的鮮蝦,開心的樣子。




小夜曲很喜歡像這樣在水面上動著嘴巴。


  若是您發現您的鬥魚孩子也像小夜曲一樣有這樣的問題,可以參考以下我們的經驗;但是如果可以的話,盡快就醫對魚孩子是最好的選擇,小夜曲的治療過程在認識《塔魚手札》後,也是有阿汪獸醫生全程參與治療並且提供改善建議,以確保小夜曲的健康狀態


  • 先判斷魚孩子是否確定為自咬,因為鬥魚還有另外一種常見症狀「溶鰭」與自咬的症狀表現有點相似,但是治療方向大相逕庭,建議是尋求魚獸醫診斷比較準確。

  • 確定是破尾後不要急著下藥或是移除缸內的遮蔽物;先從常導致壓力源的部分,居住環境以及飲食等去做改善;此部分最好也能由魚獸醫陪同,因為魚缸內的各種問題往往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

  • 若是以上已經改善且確定沒有什麼問題,魚孩子仍有自咬的行為,只要後續有正常進食、成長以及活動,也不需要太過慌張,耐心觀察、慢慢排查原因就好。

  • 如果仍有自咬行為也不需要太過灰心,若是自咬的頻率有下降,那應該是在正確的方向上。

  • 不要急著下藥,只要營養充足、壓力源降低,尾巴是可以自己長好的。若是擔心感染問題想用藥,也一定要經過專業的診斷,才不會投錯藥讓魚孩子的狀況更糟。

  • 以上的問題只要有發生疑慮,最好都是直接向魚獸醫問診,而不要自己乾著急或是找非專業人士幫忙;多記錄魚孩子生活時或問題發生時的行為影像,可以為醫生的診斷提供參考和幫助。


  最後,特別感謝《塔魚手札》讓我認識了這麼多魚類的養護專業知識,為我在和小夜曲自咬問題拚搏的路上點亮了一盞明燈,支撐我前行與繼續嘗試的勇氣,陪著小夜曲一起游出自咬的難關;小夜曲也因此成為一隻真正悠閒且心安的鬥魚,收穫最簡單卻也最確切的幸福魚生。



本文感謝《塔魚手札》的阿汪醫生協助校稿。

28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